以前第一次被邀去一個法國家庭玩,他們說晚餐一起吃。當天大約四點多時,女主人 (我的長輩朋友) 端出了蛋糕和果汁,說這是「點心」,他們的小孩興高采烈地一口接一口地吃。但是我不太愛吃甜點且不餓,所以完全沒吃蛋糕,女主人說:「Sara,妳要吃一些啊 ! 才不會餓。」我還是沒有吃^^。
後來大家就這樣在客廳聊天、看電視,一直到了晚上七點半,我發現大家仍沒有要吃晚餐的意思,我的肚子早已經咕嚕叫了。到了八點半,女主人開始進廚房準備晚餐,我已經頭昏腦脹了 (我餓會沒力氣),到了九點多,大家終於吃晚餐了,我才知道原來法國家庭很多都是很晚吃飯,所以「點心時間很重要」!
如果你有機會去法國人家,點心時間Le goûter一定要吃一些的,要不然撐到這麼晚才吃晚餐會很痛苦的喔?
Le Goûter在法文可以翻譯為「點心時間」,這在法國的飲食文化中,是很重要的一環。但是它不是只有你想像中簡單的點心而已。法國人從小就很重視點心時間。??
托嬰中心固定下午三點半是點心時間; 學校放學後,回到家裡四點多,是小學生的點心時間。所有小孩都很期待這個可以吃甜食的愉快時間。??
或許從小就被培養的「甜食味蕾」,幾乎所有法國人都愛吃甜食吧 ! 我曾經與托嬰中心的阿姨說,不希望我的寶寶這麼小就吃甜食,看能不能只給她優格即可 (他們甜點包含優格),阿姨說:「沒有辦法喔 ! 其他寶寶都吃甜食的時候,我不能讓妳的寶寶眼睜睜地望著別人吃甜食,而吵得要吃吧 !」?
另外,很重要的是「不能在非點心時間時吃甜點」。
有一次我在那法國人家,他們的小孩在下午兩點多吃了一個瑪德蓮蛋糕,他媽媽發現後居然指責說「這不是點心時間! 要等到四點半喔 !」並立刻將他吃到一半的瑪德蓮收起來…
我看了覺得很不可思議,因為我們的文化是「隨時都可以吃」,我以前常經過7-11時,不管有沒有餓,都來個茶葉蛋吧 !
之前我法國公婆一家人跟我們去花蓮時,我們中午吃很飽,過了一小時多後又在廟口旁邊吃豆花和香腸,連我台灣的奶奶也在吃,我婆婆很驚訝地說:「剛剛不是才吃飽嗎 ? XD 我沒辦法再吃了啦 ! 你們怎麼可以隨時都在吃 ? 太強了!」說完後,她轉頭發現自己的兒子正在吃肉粽?
最近發現你的部落格,覺得你寫得很好。點心真的超重要的。我男友媽媽一定是要吃點心的。我不太喜歡吃點心,但會去買杯波霸奶茶喝。去找男友媽媽時候,在城裡發現一間珍奶店,馬上帶男友和男友媽媽去喝,結果他媽媽喝上癮了。但一杯要6歐元,真的好貴 XD